English

解决黄河断流的一条新思路

1998-05-12 来源:光明日报 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陈传友 我有话说

编者按:黄河断流是个受到广泛关注的大问题,因为它关系到国计民生,影响巨大,这篇文章从抽取江、湖之水为黄河补水的角度,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新思路。当然,这只是一家之言,我们欢迎大家就这一问题各抒己见。

黄河全长5464公里,居世界各河流中第七位,是我国第二大河流。黄河流域面积75.2万平方公里,占我国陆地面积的8%,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,是中华民族的摇篮,现有人口1亿多,耕地近2亿亩,林地近1亿亩,草场近20多亿亩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,特别是煤炭,在我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,成为我国下世纪经济全面腾飞的重要依托。但是,自1972年以来,黄河经常出现断流,且断流的河段、断流的时间不断延长。70年代平均断流河长为242公里,80年代为256公里,90年代达到392公里。90年代以前,断流一般在河口地区,1992—1994年上延到山东济南附近;1995年上延至河南夹河滩以上,断流河长683公里;1997年延至河南开封以上,断流河段长超过700公里,占黄河下游段全长的90%以上。90年代以前,断流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,且集中在5.6.7三个月中,其中断流时间最多的1981年为36天。90年代断流最早出现在2月中旬,一年之内断流最多的月份达到半年。1995—1997年,断流的天数均超过100天,1997年长达226天。

黄河断流给豫鲁两省广大地区带来深重灾难:两省大约有3000万亩农田引黄河水源灌溉,断流时间正是作物生长季节,若遇天旱,致使灌区减产或绝产。

黄河断流对黄河下游和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多方面、多层次的,而且后患深远。如断流减少了勃海饵料来源,必然导致生物种群的变迁;断流改变了河床断面,不利防洪、恶化了水质等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断流极大地影响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一些大型工程的正常运行,从而不利于引水地区的经济发展。不仅如此,黄河断流还不只是黄河下游的事情,它关系到黄河流域、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。

因此,党和政府以及各界人士都十分关注黄河断流问题,纷纷献计献策。笔者在深入研究“藏水北调”的基础上,从开源的角度提出了向黄河补水的新思路,供讨论和决策参考。

黄河源于青藏高原,上游有两个巨大的已经连通的湖泊,即扎陵湖和鄂陵湖(以下简称两湖),水面海拔4260—4280米。前者水面面积527平方公里,蓄水46.7亿立方米;后者水面面积610平方公里,蓄水108亿立方米。二者合计水面面积1137平方公里,蓄水154.7亿立方米。黄河流出两湖后,蜿蜒于高原面上,由西向东,然后急转向西北,大约行程1500公里进入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(为我国目前最大水库),向东再行300多公里进入刘家峡水库。从两湖到龙羊峡,水面落差约1700米,到刘家峡水面落差约2700米。由此可见,黄河上游拥有巨大的发电落差,只要有水便可以获得强大的电力。

两湖的南部分布有我国著名的“四江”,由近及远为金沙江、澜沧江、怒江、雅鲁藏布江。“四江”水量丰富,开发利用极少。其中金沙江治家附近海拔3990米,集水面积12.5万平方公里,多年平均来水量99.3亿立方米,多年平均流量约为300立方米/S,距两湖水平距离仅100公里之遥。两湖与治家之间的分水岭垭口高程不到4600米。如果提供电力,便可把金沙江治家附近的水提至垭口高程(提水扬程视调节工程的高度而定),然后自流进入两湖,经两湖反调节后补给黄河。

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分析,黄河供水地区总需水量538.4亿立方米,目前可供水量为511.7亿立方米,全河缺水26.7亿立方米或103立方米/S。缺水量只占治家附近年来水量的27%。金沙江治家上下游用水量很小,来水量可基本满足黄河近一个时期的需水要求。如果北方用水再进一步增加,调水还可向南部延伸。除了目前南水北调西线提出的雅砻江、大渡河外,还可考虑调澜沧江、怒江、雅鲁藏布江的水。

调水的关键问题是电力。据测算,满足黄河流域近一个时期缺水所需要的提水电力约为150万千瓦。随着用水量的增加,用电还会有所加大。解决电力的途径一是火电或核电;二是水电。为了解决黄河断流兴建如此巨大的火电或核电是相当困难的。因此,只能从水电上开拓门路。

构成水电的基本要素是水头和流量。从当前来看,黄河上游具备发电水头,缺少发电流量。深入分析后发现,从两湖到龙羊峡的发电水头为在金沙江治家附近提水扬程的3—4倍。根据这一特点,设想采取借水发电、以电抽水、水电循环、滚动开发的模式解决抽水的电力问题。

所谓借水发电,就是在较短时间内利用两湖极少水量放入下游发电。为了集中落差,减少水流行程,建议放水线路作如下安排:即水流出湖后,沿东北流向,经托素湖(又名黑海)南侧、绕苦海北侧、于楠木塘附近集中落差1100米入黄河上游支流曲什安河,入口海拔3100米,从两湖到入水口引渠长约160公里,基本沿4200米高原面开挖,工程难度相对较小,在入水口楠木塘附近新建大型水电站。水电站的规模决定调水量的大小,调水量按两倍缺水量计,电站的工作容量约200万千瓦。发电出力比提水所需电力大1/3(尚未计算黄河梯级水电站增加的几十万千瓦电力)。借水期决定调水线路长度。初步估计,满足滚动开发的时间约为5—7天,借水总量不到2亿立方米,仅占两湖蓄水量的1.3%。实现调水后,及时偿还湖泊,对湖泊不会产生任何负效应。

所谓以电抽水,就是用楠木塘电站发出的电力在金沙江治家附近抽水,该电站为抽水专用电站。只有在满足抽水用电的前提下,余能可供西北使用。为了保证今后借水的可靠性和增加两湖的调节性能,建议在鄂陵湖口增修低坝或闸门,适当抬高湖水位。按现有水面面积测算,抬高1米水深,大约可增蓄10亿立方米的水量,近期抬高3—4米是可行的(视经济条件而定)。从长远来看,还可能有所增加,为解决整个西北用水提供水源。

所谓水电循环、滚动开发,就是把从金沙江提过来的水,通过两湖反调节后,按黄河断流的要求放入楠木塘电站发电,又及时地把电输送到金沙江提水。循环往复,以至无穷。

按提水流量和黄河上游水头情况,本可不另建楠木塘水电站和引渠即可完成水电循环的任务。苦于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大部分尚未完成(均有规划),因此兴修楠木塘水电站,在某种意义上是顶替黄河上游梯级的作用,大于同一河段梯级水电站的效率,小于梯级水电站的投入,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型水电站。从西北的发展来看,修建该电站是迟早的事,而且除了满足黄河断流所需提水电力外,还有较多的电能供西北工农业利用,年剩余量估计在40亿度左右,超过我国丹江口水电站的年发电量,如果每度电按0.25元计,一年收取电费高达10亿元(考虑黄河梯级水电站的增发量还要大于此数),节省标准煤160万吨。调水规模、发电效益在我国罕见,而且工程的难度和投资规模都不大,特别是工程的副作用,如淹没、搬迁、占压耕地等都非常少,施工的难度也不大。

以上思路还需要进一步考察研究。解决黄河断流不能再等了!北方缺水盼望早日解决!

(注:参加此项工作的还有高迎春、关志华、李时顺、马明等同志。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